早些年在茶界有这么一句话:“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景迈为妃。”之前我也觉得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得到,易武、景迈先不论,就班章来说可能是因为班章的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再加上当时的一些炒作噱头导致老班章的价格远超其他茶区或者山头高高在上,所以得到了“班章王”的称号也是无可厚非得到。
但是当自己喝茶一段时间以后,通过自己慢慢的学习以及茶友之间的交流之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和自己的目标以后,其实觉得这句话也不是那么的正确了。
一个朋友告诉我:“茶,喝的东西,茶的还坏不是用来说的,茶的好坏只有喝过以后才知道,茶好不好遇水便知。”
一个朋友告诉我:“茶,如果你想要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的口感,那当初的班章料和布朗料存放转化下来后口感上会有多大的区别?请参照熟茶,发酵后口感的差异还会有多大?当初花大价钱买来的真班章可能也就那样了。”
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古树茶值钱了,满世界都是古树茶而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台地茶,而真实的产量大家心里都清楚。”
一个朋友告诉我:“老班章村里的那棵胸口挂了牌子老的快要哭(枯)死的茶树就真的好喝?也不见得。当然或许它是真的好喝只是因为我们喝不起、不懂壕的世界。”
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茶叶值钱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名山,茶农恨不得茶树天天发芽天天采,采茶一时爽,一直采茶一直爽。”
一个朋友告诉我:“。。。。。。。。。。。。。。。。。。。。。。。。。。。。。。。。。。。。。。。。。”
朋友跟我说的其实也不一定全是对的,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知识面也不同,了解到的东西也不同,难免会有错的地方。我觉得听了以后最终能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上面所说感觉像是我一个小屁民在对茶界发牢骚,发就发吧,你们看了以后一笑而过就行。牢骚发完,报告还得继续。
八角亭这款茶,很多人看中的可能是“班章”二字,而我看重的却是“生态”二字。现在的市场上班章茶恐怕也是比“生态”茶要多很多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从古至今大家都认为喝茶是健康的,喝茶对身体是有益的,就包括大益的广告也是:“茶有益、喝茶有大益”。茶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茶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而且极具药用价值。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酚类化合物、矿物质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且具有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护齿明目、抗癌防辐射、消炎抗菌等药效。多饮茶能补充营养,增进健康,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茶被称为“万病之药”。但是如果一片茶的原料出现了生态问题,那这片茶还有益么?它到底是“万病之药”还是“万病之源”?
所以对于茶来说,我首先看中的是生态,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对于生态好的蔬菜以及水果是更加的喜欢的。
八角亭的茶包装正面给人的感觉总是规规矩矩的,没有过多的心思花在外包装的设计上,年轻人可能觉得比较老土,我的话,对包装倒是不是特别的在意。班章二字是对这款茶的定位。
背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之前也中过几款八角亭的试用,感觉基本都差不多。对于我来说,比较在意的是生产日期,但是比较模糊看不清楚了。
打开外包装,里面有一张很大很霸气的内票对这款茶进行了基本的介绍。
同样的这款茶采用了双层绵纸包装,感觉现在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都习惯这样的包装了,第二层的绵纸要比头层稍微薄一些。
褪去第二层薄绵纸包装,观饼面,芽头较多、白毫显露、条索长而肥壮,用料完整、不细碎,有少量黄片以及茶梗;感觉和传统大厂的拼配还是有一点出入,这款茶的用料感觉都比较新,或者说新料占的比重比较大。
饼背的用料与饼面是一致的;干茶闻起来无杂味,淡淡的茶香,虽然香气不浓烈,但是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饼形周正、圆润,厚薄均匀。
茶饼压制松紧适中,应该是为了后期快速转化而考虑;撬开后观察茶饼内外用料,完整、一致。茶品已进入初步转化期!
选取7.5克茶置于生活环境中醒茶两天天,用注水量为120毫升的盖碗冲泡。(第一汤单独品饮了,后面的混合后品饮,即:2/3/4泡合一起后品饮、5/6/7泡合一起后品饮、8/9/10泡合一起后品饮,评述时习惯用前段、中段、后段来评述)
沸水注入洗茶一遍,干茶受到沸水的冲淋,香气弥漫开来,虽不算浓郁,但空气中的香气还是很清晰的,闻杯盖有淡淡的花蜜香;湿醒两三分钟后开始冲泡;第一汤10秒出,空气中能闻到花蜜香,杯盖花蜜香明显,茶汤入口首当其冲感受到了茶汤的苦,但是化的也很快,涩也随之而来,虽然不强但是化的慢,汤有一定厚度,甜度不错,犹如淡糖水,无其他杂味,公道杯清空后有微微的花蜜香干了后有其他的混合香味,微弱的水含香。
前段冲泡时间为10秒/20秒/30秒;茶汤通透明亮显黄绿色,看茶汤就感觉粘稠有厚度;入口苦不重,转瞬即化,涩感主要感觉再舌面,回甘快,舌底生津明显,持续时间比较长,两颊略弱,茶味足,口腔感官明显;清空公杯后公杯底有明显的蜜香,香比较持久,水含香比较明显。
中段冲泡时间为10秒/30秒/一分钟,口感基本和前段差不多,入口显涩微苦,整体的茶味依旧保持的不错,茶香馥郁,汤质饱满。回甘明显,生津依然很好;水含香以及公杯底的香气不减弱。
后段冲泡时间为一分钟/两分钟/忘我的浸泡,这个茶闷的时间比较长了以后涩有所加重,而且化的比较慢;苦虽然有但是能化,给人的感觉不错,后段的甜度和生津感是不错的,茶汤存留度稍微差一些;10泡喝完茶汤依然不显水味,汤中的茶味还很好,感觉还能喝,基于不浪费的原则,又泡了两汤。
最后两泡基本是微涩显甜。
叶底均匀,主要为茶芽,极少的大叶,比较一致,比较壮硕,用料还是比较好的,叶片柔韧性较好,手感柔软,个人感觉选料以及制作工艺还是优良的。
这款茶到此基本喝完,这个茶给人的印象:苦重涩弱、苦化涩留、汤厚有甜、存留稍差;不敢说有班章的影子,但是有点布朗的感觉。